別讓自己成為企業的瓶頸
企業發展是有階段性的,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經營能力。最早創業時期,白手起家,需要老板在前面沖鋒陷陣,打出一片天下;當過了創業期,進入發展階段,這個時候就需要職業化的經營者,在繼承創業基礎之上,不斷優化管理,建立經營系統,注重人才梯隊培養,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系統,否則,企業終會是曇花一現。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的創業家完成身份和角色的轉變,才能帶領企業再上一個臺階,從小做大。創業和經營面對不同的任務,需要不同的特質。
創業者,解決“無中生有”的問題,憑借敏銳的市場直覺和靈感,加上機遇,再有一種“不怕死,大不了重來”的膽量,成則一戰功成,敗則卷土重來。所以,有時候創業就是一場“狩獵”,創業者像“獵人”。
經營者,解決“從小到大”和“持續經營”的問題,依靠系統規范的管理技能,加上管理的種種工具,基于科學和理性的分析決策,在扎根于現實的基礎上尋求發展。所以,經營者更像“農民”,播種、施肥、收獲。
人都有性格和習慣,這種身份和思維方式的轉變是艱難的。
人不可能總有好運氣!所以創業者如果不懂得及時轉型,結局堪憂。
許多中國紅極一時的風云企業家最后倒下都是“盛極而衰”,倒在了他們曾經最成功的地方,他們總不停地“再來一把”“碰運氣”,總以為自己有數不完的好運氣。如:秦池、愛多、順弛、德隆、三鹿……
所有失敗的人都是抱著“再來一次、最后一把、翻本就收手”的想法越陷越深而無法自拔的,企業家需要警惕。
人類所有的游戲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業余玩家在玩,可是到最后都會變成職業高手的競技。乒乓球、足球如此,電腦游戲也如此,逐步走向職業化,最后都是專業高手的天下。其實經營企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過去的30年,大部分企業家過得很舒服,不是他們厲害,而是對手很業余。可是,今天,經營企業越來越走向專業化,管理越來越走向專業化。當公司度過了創業期后,如何讓自己轉變為職業化的經營者,培養出一批職業化的經理人隊伍,讓公司繼續發展壯大是擺在今天中國所有企業家面前的巨大難題。
怎么辦?除了極少數有天分的人外,大部分企業家唯有依靠大量的學習才能提升自己,讓自己從一個機遇型的創業家升級為職業化的經營家。
大浪淘沙,殘酷的洗禮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