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組織建設有“絕招”
經營企業的本質就是經營一個組織,經營組織的關鍵是經營人心。當管理變成一種模式的時候,就可以批量地培養管理人才。
善用人性,讓組織更具生命力
“各位老板,我們都說我們在經營企業,那請問企業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這是我經常在課堂上問企業家的問題:企業到底是什么?如果連這個都沒有弄清楚,何談有效管理?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地做著很多事情,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在做什么。如果一個人連一件事情的本質都沒有搞清楚,那么他縱然擁有諸多經驗,也無法真正找到規律,實現能力的提升,就更不用談不斷進步了。其實,會做一件事和做懂一件事是有很大區別的。有人雖然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20年,稱得上經驗豐富,但其實不過是把第一年再重復19遍而已。
經營企業也是一項高難度、高挑戰性的工作,我們要洞穿事務的本質才能找準規律,從容應對。管理有問題,企業不停出問題是正常現象,只有掌握本質才能臨危不亂,有效解決。就像普通人一旦身體不舒服,就會恐慌、焦慮,病急亂投醫,而對醫生來說,他知道一切病痛的根源和人體運行的規律有關,自然不會慌亂。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千奇百怪的現象、錯綜復雜的局面,管理者只有掌握本質,才能洞悉真相,剝絲抽繭,有效解決問題。
不管是老板還是經理人,都在經營企業,經營企業首先要搞清楚企業的本質。
實際上,企業的本質就是一個組織。
什么叫組織?簡單地說,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湊在一起就構成一個組織。軍隊是一個組織、政府是一個組織、政黨是一個組織、宗教是一個組織,企業也是一個組織,所以管理企業本質上是在管理一個組織,只不過每一個組織的目標任務不一樣而已。比如軍隊的任務是什么?打仗。那企業的任務是什么?創造價值、獲取利潤、賺錢。企業不管從屬于什么行業歸根結底都是一個組織,是由一群人構成的,而經營一個企業其實本質上就是在經營一個組織。
事實上,對一個企業或者組織而言,產品是可以換的,戰略是會變的,甚至愿景、使命都可以調整。大家看企業的發展歷史就很清楚了,比如:格蘭仕最早是做什么的?做羽絨服的,現在卻做起了微波爐;諾基亞以前是做木材的,現在卻做起了手機;GE以前是做電燈泡的,現在卻做起了航空發動機。所以產品會變,戰略也會變,甚至愿景、使命也會變。
所以大家不難發現,企業的戰略、產品等可能都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作為一個組織,只要組織里的這一群人有堅定的目標和信念,全力以赴地去投入奮斗,那么它一定會取得最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