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新院,改院子的樂趣
——紀實院子的新生
如果你去過江浙的大禹開元,到過黃山的涵月樓,你會發現這些將老宅老院重新翻新,改成適合當代人生活習性的酒店、茶舍,并拿出來讓更多的人得以享受院子中的假期,或是體察古老到幾近消失的生活方式,會勾起你骨子里對胭脂、幔帳、花閣的情結,好像我們本應就住在院子里接地氣。老建筑上的青磚墻,磚縫密實,潮氣重的地方長著青苔,經過,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摸摸:時間是可以手來感觸的。
戴雪鋒就是這樣一個建筑設計師,他尋找古宅,把那些上百年歷史的老木,按照原結構重新組裝,把它們在異地陌生的房子里重生。他感興趣古村落,翻新老院落,像剛剛完成的順德茶空間,之前就是封緘的水鄉供銷社。
這個院落和村子本來的關系,即使它裝飾一新,但有的東西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不只是結構的轉變,包括對青磚、木料、瓦片的選擇,每一處都透露著耐心,花時間去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習性,才能讓院落有自然的氣息,四季交替的生氣。而好的院落一定是有光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