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遺落世間的鄉間古院
——大理繞道至沙溪
曾經在群山環抱的深處,司登街是一處馬幫云集,人貨擁擠,馬匪出沒的驛站。如今,古老的大車店還好好地守著四方街最好的位置,可里面沒有了馬幫。沙溪有兩千年的歷史,這么偏僻的地方卻有早期人類聚集,大概是緣于“鹽”,大理自古就有一條貿易通道,要早于茶馬古道,就是鹽馬古道。
從大理出發尋找這些散落的古鎮,循著古人的足跡,一步一步走進那些被遺忘的古鎮。大理向北行駛,忘記新通車的大麗高速,沿著洱海走在221省道上。到沙溪要5個小時,絕大多數都會先到劍川,再轉往沙溪,這條路基本是沿著214國道,比較好走,另外一條偏僻的路是經過洱源后往西穿過一個村子,走條村級道路,翻越西山頂后,從山上遠遠就可以望見沙溪古鎮了。相比大理,這里的白族民居更加原汁原味,他們喜歡在院子里種花,尤其喜歡桂花樹,當開花的季節,滿院飄香。
沙溪最中心的就是司登街,四方街的古戲臺和興教寺,興教寺是三教合一的寺廟,國內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始建于1415年,正對古戲臺。一群小客棧、小店鋪散落在這個區域。“一樹”的布局有濃濃的北京四合院味兒,而緊挨著南門的“梵塵”竟然在這被世界遺忘的古鎮上,營造出一種地中海風,它有沙溪最高的屋頂平臺,坐在那里看山,看霧,看落日。司登街在2002年入選101個世界瀕危建筑保護名錄。
另一個去處,海拔近三千米的馬坪關,如今看著這個只有二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實在不敢相信當年這里是馬匪橫行的地區。去往馬坪關的路還沒修好,只有徒步或騎馬翻越好幾座大山后才能進入,還能看見經年累月馬蹄踩出的石窩。
Tips:
○精品客棧價格從150?1000不等。“ 梵塵 ”的主人 ,是一對來自天津的夫婦,二層建筑是整個沙溪古鎮里最高的民居。
○肆悅廚房,半閑居,溪語咖啡是可以吃飯的地方。肆悅廚房有著北方人的胃,融合了大理白族的風味,早上炸的油條配咸菜,中午和晚上還是在這里吃,薄荷炒牛肉,蓮藕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