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摘隨讀
余英時:開啟共和之夢001
李懷宇:1911年發生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余英時: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戊戌政變,光緒皇帝聽了康有為這些漢人的話,要進行改革,要奪慈禧太后的權,這是使她傷心欲絕的,她從此就防止把權力交給漢人。所以,清政府在戊戌政變以后,越來越控制政權,當時提出的口號就是要“保大清”,而不是“保中國”。滿人不能放棄政權的觀念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死也沒改變,權力都是集中在滿人手上,他們對袁世凱也不放心。袁世凱到后來是告老回鄉。武昌首義發生以后,清政府收拾不了,因為軍隊聽袁世凱的話,不得不招他回來。我認為滿漢的界線到晚清更厲害了,政府不肯改革,立憲也一再拖延。那時候大家已經不耐煩了,不能等清政府改革了。康梁是保皇的,但是反慈禧的,問題就來了,滿人對漢人越來越怕,到最后漢人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早期的孫中山還給李鴻章寫過信,那時候不是主張要革命,是要改革的。辛亥革命是滿人一再拒絕改革逼出來的。
我常常說,清廷等于一個黨一樣,內務府就等于黨的總部。到晚年,政府要抓權,不肯放松,這樣子矛盾越來越大了,當然漢人反滿的聲音越來越高,到最后就沒有辦法調和了。主張君主立憲的人很多,把皇帝去掉,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但是,君主立憲的人慢慢動搖了,因為慈禧抓住大權不肯放松。這不是導致辛亥革命唯一的原因,但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康有為、梁啟超后來在日本辯論不過孫中山領導的汪精衛等人,漢人的民族仇恨的回憶像“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回來了,兩邊各走極端,非革命不可了。不過,那時候的革命也不像后來的革命,組織并不是很嚴密,多少要靠地下的秘密社會的組織。秘密社會是孫中山想利用的,發動軍人仇滿,不愿給滿人效忠了。后來黎元洪被逼參加革命,也是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