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的身高和性格都容易讓人覺得她缺乏女人味,在大學期間就有同學評論,你這么強勢,怎么嫁得出去?
王利芬說女人最大的誤區(qū)就是總要追隨和取悅男人,在意外界評價,不敢出色,其實“你要是有敢于一輩子獨身的勇氣,肯定男人不斷”。她自嘲,我這樣的都能嫁出去——“很多女人最終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就是因為輸不起。其實應該是‘沒你了我生活一樣精彩’,你要真有這本事,他一定是你的。”
其實她最恨的是社會標準的單一,“我?guī)状卧谝魳窂d看到吳儀,她一個人,篤定,自在,難道一定要結婚、牽個孩子才幸福嗎?”她見過很多女性為沒有男朋友痛苦,到處找人介紹相親,把原本美妙的愛情變得乏味,因為認定唯有二人世界才是幸福來源。但幸福唯一來自內心,“女人要有尊嚴,有本事,這本事哪怕是你會插花、泡茶、做衣服甚至把房間打掃得特別好,都可以。如果你一無所長,只能通過上床獲得供養(yǎng),你對生活有什么發(fā)言權?”
她同意女性的局限部分由于情感需求過于濃烈,但最愚蠢的決定莫過于為了情感而犧牲事業(yè),“事業(yè)是立足根本,世上沒有任何男人值得你為之把根基拿掉。”
自然這需要漫長的修煉。“以前是有的,年輕的時候還特別想找人結婚呢。但現(xiàn)在我常鼓勵年輕人,一個人是多么好的一種狀態(tài),如果你適合一個人的生活,為什么一定要兩個人過呢?你可以選擇同居,你要主宰你的生活,而非過別人規(guī)定的生活。”
她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家教傳統(tǒng),她在三十歲左右結了婚,生了孩子,她滿足“什么年齡就做什么事”的傳統(tǒng)訓誡,但此時,王利芬說,如果可以再來一次,她未必選擇結婚生子。這些都是40歲之后想明白的,“這不適合99%的女人。我能扛著,但大多數(shù)女人遇到事了要找人去聊,否則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