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零缺陷之道
1979 年,質量宗師菲利浦·克勞士比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經典著作《質量免費》,從此改變了組織管理者看待質量的態度和獲得質量的方式。他的理論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一系列激勵員工的技巧和項目實施的方法論,因為他相信大多數員工都愿意做出貢獻,都希望能滿足組織的期望。克勞士比相信,企業的質量文化直接影響著公司如何去感知和獲得質量。他也相信,質量文化是企業管理者造就的,管理者也必須對企業質量負責。
克勞士比認為,公司團隊管理的產品與公司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是不同的。管理者的產品就是組織本身。故,他諄諄教育管理者:他們的主要產品是“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只有當一家公司成為“有用的和可信賴”的時候,才能在市場上獲得永續的成功。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高層管理者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創建“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
“有用的”是指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客戶樂于為之付錢的;“可信賴的”則意味著每份日常工作都能正確地完成。所以說,身處目前這個價值幾萬億美元的世界經濟環境中,每個企業都有機會與幾百個國家的人做生意,甚至連一家小公司也可能會有來自國外的供應商和客戶。另一方面,每個客戶在選擇誰為自己服務的時候,都會有多種多樣的決定。他們選擇潛在供應商的時候,考慮的是這家公司的聲譽、自己或同事對這家公司的認識。究其實質,他們所尋找的,就是“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
在一個組織里,無論是決定這個組織到底提供什么樣產品和服務的那些人,還是實際生產和使用它們的那些人,他們所承擔的職責決定了這個組織是不是一個“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不管我們談論的是軟件、五金件、保險、健康服務、汽車還是其他任何產品或服務,我們都應該努力做到讓客戶成功。一個滿意的客戶不一定是回頭客,但一個成功的客戶則一定會回頭。
當中國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打開世界大門時,就意味著中國公司開始面臨質量上巨大的競爭壓力。要真正地在當今這個世界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中國公司需要明白:為了創建可信賴的組織,他們到底應該做什么。因為在這樣的組織里,所有的業務都被正確地完成,所有的關系都獲得了成功,不會再把錢白白地浪費在做錯事情上了。毋庸置疑,只有掌握了這些原則的組織才能獲得成功;而只有做到這一點,中國企業才有可能成為世界企業中的領導者。全球的成功實踐表明,對于任何想成功的企業來說,質量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質量還沒有成為你的組織中的日常工作哲學,那么它就永遠也不會出現了。因為質量是在整個組織中有意識地努力去做正確的事的產物。管理者和員工必須共同工作,不僅要把質量植入企業文化中去,而且要加倍努力地去培養它。
正如克勞士比所說,成功的組織都擁有相似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強調努力成為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并且有計劃地去創建一種誠信、透明、公開公正的氣氛,以期獲得預期的結果。而零缺陷管理(ZD 管理)哲學,正是這種文化的核心。作為工作哲學和工作標準,零缺陷不僅是工作改進的基礎,更是創建“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的基礎。隨著中國企業學習“如何將零缺陷植入企業”的文化進程,他們將會發現自己變得既有用又可信賴,并因此在國際競爭中獲得越來越大的成功概率。
我的朋友和同事楊鋼先生,認真且努力地推進零缺陷的本土化實踐,贏得了中國企業的尊重和支持,本書中收錄的部分實例就是很好的證明。他本人也因此獲得“中國零缺陷之父”的美譽,我為他感到驕傲。這也正好進一步說明了零缺陷管理在全球的生命力。我衷心希望本書能夠促使各位讀者進行有益的思考和積極的行動,從而讓我們攜手,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成為“有用的和可信賴的組織”。
韋恩·考斯特(Wayne L. Kost)
美國克勞士比學院 CEO 兼總裁
克勞士比中國學院前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