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琦)寫作自選的題材時,總是表現出令人折服的機智和一種低調的自信。”
——哈普爾·巴尼斯,《圣路易郵報》
“在一本書中以審慎、關照的態度寫滿20世紀人類性愛和性學(在物理、化學、情感方面)的科學研究需要的是一種技能;而能做到機智、幽默、充滿樂趣,需要的又是另一種技能。羅琦的第三本書成功地兼顧到了這兩點……讀者們會發現,書中羅琦加上了許多具有機智感和知識性的注腳,技巧純熟地預判并回答了許多正文可能引發讀者想到的問題……強烈推薦此書。”
——圖書館報道網加星書評
“即便這世上有幾千個幽默科普作家,(羅琦)也算得上最滑稽幽默的一個。而且她的選材總是很棒:2003年《人類尸體的奇異生活》中的尸體,2005年《來世》中的鬼魂,以及這一次《科學碰撞性》中這些真正給力的話題。”
——書單網加星書評
“羅琦對荒誕有一種不知疲倦的關注,本人又有一種瘋癲的幽默感,由她帶我們去參觀那不便示人的邊緣科學地帶令旅途顯得非常愉快……羅琦在(對性愛科學)的突襲后,為我們講述了各種訊息,關于人類的怪癖,關于那些被誤作醫學的無稽之談,以及聽來更為痛苦的、那些人類為獲性滿足而愿意采取的極端嘗試。”
——《出版人周刊》
“讀者為羅琦機智幽默的風格發笑是自然的,文中有許多寫得很好的附注,拿來念給一本正經的人聽應該十分有趣。”
——《粘貼》雜志
“瑪麗·羅琦為自己的書作研究時,總會做足功課……所以在寫作《科學碰撞性》時,她不只是去采訪性學家、查閱幾個世紀以來的實驗室資料——還志愿參加了為科學而做的性愛試驗。具體說來,她將自己英勇無畏的先生艾德從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家中帶去英國倫敦的一個實驗室,讓一個物理教授為他們動作中的身體(至少是與性愛有關的那些部分)做了實時四維超聲成像。很難說她和艾德誰的勇氣更值得褒獎,但總之,參與的結果為這本據說獻給勇敢研究床笫之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不畏嘲諷的男女的書增添了歡樂的一幕。”
——網絡版《新聞周刊》
“瑪莉·羅琦將《科學碰撞性》寫得如此有趣、惹人發笑,很容易使人忽視她研究選題時的執著與認真。好在,羅琦關于母豬人工授精的故事,以及親手觸摸植入假體的陰莖和親身在超聲成像機中大動干戈的故事,都相對明晰地體現了她在寫作這本歷史上第一次包羅了性愛研究各方面的書籍時,那種投入的精神。”
——《種子》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