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珠寶設計大師及其代表作
設計師的創意是一件珠寶的靈魂,而且大多的珠寶作品都帶有極強的個性特征,卡地亞和蒂芙尼的珠寶你能一眼分辨出來,這都是源于設計師的緣故。下邊我們對幾個珠寶品牌的設計師及其代表作做個介紹。
讓娜.圖桑
服務品牌:卡地亞
作品風格:回歸自然
代表作品:卡地亞“美洲豹”珠寶
在路易·卡地亞的周圍聚集了一批非常有才華的設計師,如夏爾·雅科(Charles Jasqueau);頂尖工匠,如制表匠莫里斯·庫埃(MauriceCouet)以及埃德蒙·耶熱(Edmond Jaeger)。他還將一批志同道合、富于獻身精神的同仁招至旗下,如出類拔萃的讓娜·圖桑(JeanneToussaint)女士。路易的作品不僅是古典與現代精神的完美融合,還具有獨特的卡地亞風格。
卡地亞“美洲豹”珠寶
可可·夏奈爾(Coco Chanel)的好友設計師讓娜·圖桑女士是一位技藝高超,個性鮮明的設計師。同時也是路易·卡地亞一位可敬的事業伙伴,在她的幫助下,路易·卡地亞陸續創作出多款高級女裝中不可或缺的珠寶飾品,并與多位頂尖時裝設計師包括 Chanel、Dior、Balenciaga以及Schiaparelli合作。這位被昵稱為“美洲豹”的女設計師于1933年被卡地亞重新任命為高級珠寶部門主管。她讓“美洲豹”成為熱銷產品,堪稱卡地亞的標志。讓娜·圖桑認為藝術設計應該回歸自然,便從大自然的動植物界尋找靈感,并為當代時尚的名人,包括Barbara Hutton、溫沙公爵夫人以及 Nina Diyer 等客戶制作了非凡而獨特的珠寶套件,其中包括溫莎公爵夫人著名的藍寶石豹型胸針,這也成為了后來溫莎公爵的個人象征。
帕羅瑪·畢加索
服務品牌:蒂芙尼
作品風格:顏色鮮艷、活力四射
代表作品:蒂芙尼graffiti系列
帕洛瑪·畢加索是世界知名的珠寶設計師和時尚界偶像。畢加索女士將明亮的彩色寶石融入珠寶設計當中,創造出獨一無二、極具沖擊力與現代感的珠寶,并因此而廣受贊譽。
帕洛瑪·畢加索1949年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帕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母親是弗朗索瓦絲-吉洛(Francoise Gilot)。帕洛瑪-畢加索的童年在巴黎和法國南部度過,自幼在藝術家與知識分子的氛圍中熏陶成長;成年后,她到位于南泰爾的巴黎大學 (Université de Paris) 進修,并在畢業后開始為巴黎一些前衛戲劇制作擔任舞臺服裝師及形象設計師。
帕洛瑪-畢加索的珠寶設計才華很快在戲劇舞臺上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隨興所至,她利用Folie-Bergeres泳裝上的寶石串制成一系列萊茵石項鏈,受到劇評家贊賞。深受鼓舞的帕洛瑪·畢加索決定重返校園,接受正規的珠寶設計與制作訓練,以發揮這方面的天賦。一年后,帕洛瑪 畢加索向友人兼知名服裝設計師伊夫 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展示她的首批作品。伊夫·圣洛朗立即請她為其時裝系列設計一套首飾。其后,帕洛瑪 畢加索又為House of Zolotas設計黃金首飾,從中吸收了大量珠寶制作的實際知識,令她的設計技巧更臻完美。
1973年,帕洛瑪·畢加索的父親去世。她暫時中斷了珠寶設計,轉而整理父親的遺產并為在巴黎建造畢加索博物館出力。1979年,蒂芙尼公司設計總監John Loring邀請帕洛瑪 畢加索為蒂芙尼的一次展覽設計餐具。第二年,蒂芙尼公司推出帕洛瑪 畢加索首度獨家設計珠寶系列。該系列首飾新穎悅目,款式豪邁,如墻上涂鴉,顏色鮮艷、對比分明,一推出即大受歡迎。
帕洛瑪的18K金及純銀首飾表面或光滑細致,或展現獨特的浮凸紋理,配以各種珍奇寶石,每款設計都璀璨耀目,活力四射,充分展示設計師豐富的想象力。
畢加索女士喜歡以奇特的形態、鏈環和編織狀紋理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顏色配搭也別樹一幟,為她贏得了當代國際首飾界頂尖設計師的美譽。在與蒂芙尼公司多年的合作中,她創作了大量舉世無雙的珍品,包括一些采用巨型和珍罕寶石鑲制的名貴項鏈。
蒂芙尼graffiti系列
John Loring評價帕洛瑪·畢加索的設計為 “強烈別致,風格獨特”。John Loring說道:“帕洛瑪·畢加索與蒂芙尼都追求簡約的珠寶設計。X系列,scribble系列、zigzag系列以及graffiti系列均完美彰顯了畢加索女士的設計特征。除此之外,大量的黃金飾品搭配種類繁多的炫目寶石,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畢加索女士畢生對于明亮色彩以及豐富造型的熱愛。”
2005年, 在慶祝成為蒂芙尼專屬設計師25周年之際,畢加索女士特別設計出在南太平洋珍珠上鑲嵌一顆28.94克拉坦桑石并搭配多彩寶石而成的華貴項鏈。2010年,在與蒂芙尼合作長達30年之時,帕洛瑪 畢加索推出三款全新珠寶系列:Paloma’s Marrakesh,Hammered Circles以及Paloma’s Dove,完美詮釋了其永恒的設計工藝和至臻品質。
Philippe Tournair
服務品牌:Tournair、I Do
作品風格:打破傳統、浪漫、建筑微縮
代表作品:I DO 香榭之吻
Philippe Tournaire(菲利普.杜河雷)是法國里昂精通寶石打磨及鑲嵌工藝的大師級人物,被譽為多彩珠寶設計全新理念蓬勃發展的領航者。 TOURNAIRE,舉世聞名的珠寶品牌,1984年由指尖藝術家 — Philippe Tournaire(菲利普.杜河雷)創立于法國,旗艦店座落于巴黎著名的旺多姆廣場 ,設計吸引了許多有敏銳洞察力的達官顯貴,在珠寶界、鐘表界及藝術領域均享有一席之地。
在初跨入貴重金屬裝飾品行業時,Philippe用了大約十年左右的光景,獨自在一個由廢棄的 洞穴改造的工作室中,在無邊的孤寂中,尋找那絲璀璨之光所指引的自由之所在。在結束這段“孤獨“的生活后,他開始了他的歐洲之旅、非洲之旅、中東之旅以及 美國之旅。這些經歷,恰到好處地幫助了他的設計理念與思想內涵被不同國籍的追隨者進行理解。
從Philippe Tournaire這里開始,珠寶打破傳統,始創了成為建筑藝術品的歷程——無論是一對戀人夢想中的小屋,還是某一處值得懷念、銘記著盛大歷史時刻的紀念建筑,都被他用令人驚嘆的微縮方式,表現在指尖的方寸之間。
已同I Do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的Philippe Tournaire,作為品牌首席設計師,根據歐美最新的珠寶與服飾流行趨勢,每年率整支I Do設計團隊,推出近百款精美迷人而獨特的產品。將自己瞬間即逝的、對浪漫以及恒久婚姻的感悟,化作可以流傳生生世世的婚戒,為全世界無數戀人的幸福進行 銘刻與見證。
Victoirede Castellane
服務品牌:Dior
作品風格:優雅而富有想象力,充滿童趣和幻想
代表作品:Dior玫瑰系列
Victoirede Castellane
Victoire de Castellane是迪奧 (Dior) 品牌的珠寶設計師。Victoire de Castellane出生在巴黎,是法國貴族后裔,從小就跟著家人一起出席高端社交舞會,感受到上流名媛們精致的著裝品位,五歲的Victoire de Castellane就已經嘗試著拆卸媽媽的吊墜手鏈,試著做出自己喜歡的耳環。
1998年,在為香奈兒 (Chanel) 工作了14年后,Victoire de Castellane加入了迪奧 (Dior) ,成為迪奧 (Dior) 高級珠寶系列的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 (Christian Dior) 先生最愛的玫瑰花,也是Victoire de Castellane重要的靈感來源,她為迪奧 (Dior) 制作出的經典作品包括“Precieuses Rose”、“Rose Dior Bagatelle”、“Rose Dior Pre Carelan”、“Bois de Rose”等五個玫瑰系列珠寶。
Dior玫瑰系列
在維克多20多年的藝術設計生涯中, 她都以豐富而獨特的想象力, 設計出林林總總、色彩豐富的高級珠寶系列,完整呈現出強烈的原創力與創意。
如今Victoire天馬行空的珠寶作品在業界里獨樹一幟,因為像個小孩的她,作品里充滿童趣 和幻想,打破珠寶原本那種高不可攀的框框,反而大受歡迎,她說:“創造是從自己本身的欲求開始。什么是我還沒擁有的?什么是我今天想要的?在我一邊想這些 的同時,腦海里就已浮現珠寶成品的樣子了。”一直到現在Victoire還會幻想自己就是戴著珠寶的公主,也因此她的作品總洋溢著奇異魔幻的童話色彩,她 表示創作的靈感來源有很多:“自然、孩子們的世界、好萊塢的歌舞劇電影、在街上看到的女性,或者是神話傳奇等等,都可以是我的靈感來源。”
Ketty Koutsolioutsos
服務品牌:Folli Follie
作品風格:色彩玲瓏、樣式混搭、優雅朝氣
代表作品:Folli Follie K系列作品
Ketty-Koutsolioutsos
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珠寶設計師,Ketty Koutsolioutsos的名字在時尚界可謂家喻戶曉,已故英國的戴安娜王妃、歌壇天后麥當娜都是她的忠實擁躉。
畢業于雅典Arsakeion學校,隨后赴英國倫敦研讀社會學和人類學的Ketty Koutsolioutsos在意大利完成了她的大學學業,其個人魅力和對飾品獨到的見解從她在意大利開始設計自己的珠寶系列時就初露鋒芒,繼而成就了她在事業上的成功。她的設計天賦配合丈夫Dimitris的管理才能,令他們的珠寶在意大利和歐洲大獲好評,并在1982年回到家鄉開創了Folli Follie品牌。
雖然如今已經成為享有全球知名度的珠寶設計大師,但是說起當年的無心之舉,Ketty依然記憶猶新。“創造性的表達一直是我的一種內在需求。當時,我曾想在禮物上添加一種私人格調送給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第一件珠寶設計成果也應運而生。”就是這樣的一次偶然,讓她走上了珠寶設計的道路,她說:“毋庸置疑,珠寶一直是最適合我釋放自己靈感的出路。”1982年,她與先生共同創立了后來享譽全球的珠寶品牌,也開啟了她的女王之路。
Folli-Follie K系列作品
Ketty Koutsolioutsos的作品多以925純銀煉制,再綴上各類非常珍貴罕見的歐洲寶石、半寶石等優質材料,如色彩繽紛絢麗的Garnet石榴石、Zirconia水晶石、彩色晶石及Murano Glass威尼斯手造玻璃等,不僅樣子別致,也往往充滿寓意,包括已故英國的戴安娜王妃、歌壇天后麥當娜等在內的許多政界名人、好萊塢巨星都是Ketty的忠實擁護者,尤其鐘愛于她的“K”系列高檔飾品。Ketty毫不諱言,自己之所以可以設計出如此打動人心的佳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鄉雅典的悠久歷史賜予自己的靈感,“希臘文化時代及其影響在我的設計中體現得顯而易見。希臘文化元素融合東方國家的文化元素,由此創造出一種混合相互矛盾元素的款式,頗有趣味。”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我的作品大都會反映我的一些個人經歷,旅行見聞和我的世界觀。因此,我的設計作品都會色彩斑斕、具有適應性和多樣性。”也正因為此,便有了那些色彩玲瓏,樣式混搭,優雅又不失朝氣的匠心之作。
除了從悠久的文化中汲取靈感,Ketty還很善于從身邊事物中找尋創意,在一個陌生國家的一段旅程、一幅畫作、一陣清香、自然、大海……這些事物都可以是她創作靈感的源泉。她說:“如今,我在設計時要考慮世界現代女性,包括她們的適應性,她們根據不同的要求從一種風格轉向另一種風格的能力,她們豐富的世界知識,它們挑剔的儀態,她們的氣質以及用于表達自身的獨特的方式。所以我的許多作品都是在女性的激發下為她們所設計的。”
設計師的創意是一件珠寶的靈魂,而且大多的珠寶作品都帶有極強的個性特征,卡地亞和蒂芙尼的珠寶你能一眼分辨出來,這都是源于設計師的緣故。下邊我們對幾個珠寶品牌的設計師及其代表作做個介紹。
讓娜.圖桑
服務品牌:卡地亞
作品風格:回歸自然
代表作品:卡地亞“美洲豹”珠寶
在路易·卡地亞的周圍聚集了一批非常有才華的設計師,如夏爾·雅科(Charles Jasqueau);頂尖工匠,如制表匠莫里斯·庫埃(MauriceCouet)以及埃德蒙·耶熱(Edmond Jaeger)。他還將一批志同道合、富于獻身精神的同仁招至旗下,如出類拔萃的讓娜·圖桑(JeanneToussaint)女士。路易的作品不僅是古典與現代精神的完美融合,還具有獨特的卡地亞風格。
卡地亞“美洲豹”珠寶
可可·夏奈爾(Coco Chanel)的好友設計師讓娜·圖桑女士是一位技藝高超,個性鮮明的設計師。同時也是路易·卡地亞一位可敬的事業伙伴,在她的幫助下,路易·卡地亞陸續創作出多款高級女裝中不可或缺的珠寶飾品,并與多位頂尖時裝設計師包括 Chanel、Dior、Balenciaga以及Schiaparelli合作。這位被昵稱為“美洲豹”的女設計師于1933年被卡地亞重新任命為高級珠寶部門主管。她讓“美洲豹”成為熱銷產品,堪稱卡地亞的標志。讓娜·圖桑認為藝術設計應該回歸自然,便從大自然的動植物界尋找靈感,并為當代時尚的名人,包括Barbara Hutton、溫沙公爵夫人以及 Nina Diyer 等客戶制作了非凡而獨特的珠寶套件,其中包括溫莎公爵夫人著名的藍寶石豹型胸針,這也成為了后來溫莎公爵的個人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