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恍恍惚惚般的狂喜之后,辛小雞回到北京,沒費勁就進入了一本旅游類雜志,干了沒多久就辭職繼續上路,這一次走得更遠。和藏民一起泡溫泉、看天葬,雪夜里打著燈翻過大山,在最美的朝陽里大醉,在雙虹貫天的景色里狂奔。在高山上氣喘吁吁地圍堵藏香豬,然后自己生火烤肉,半夜又被野狼偷襲,她被曾經的朋友們羨慕著,也被壯闊天地的豪氣包圍著,直到和在旅途中認識的男朋友感情生變,才再度回京。
海邊餐廳的誕生和死亡
二度辭職回京后,小雞收斂了大部分心性,日子過得健康有律,直到三亞做義工那家客棧老板打來第五次電話,力邀她過去一起開餐廳。權衡再三之后,她變賣了北京幾乎所有的家當,打算放手一搏。她說自己想要實現一種在“桃源”里生活的可能性,遠離城市,做更讓自己快樂的事并最終獲得認可。
因為挪動了一個大衣柜,最后賠給房東三千塊錢這樣的事情并不罕見;村民們并不都是淳樸熱情的,排外和怕吃虧的集體性格讓每一次合作都舉步維艱;牽扯到利益關系后,從前一起喝酒高歌暢談未來的伙伴也變成了不那么熟悉的人;有限的客流量里,能欣賞重乳酪蛋糕并能懂得新鮮香料的價值的客人也屈指可數。最可怕的是,小雞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個能適應鄉村生活的人。每一次試圖臭美時被悶熱天氣抹花的妝、被沙地磨爛的高跟鞋跟,被油煙和汗水掩蓋掉的香水味都讓她顯得不合時宜,無處不在的老鼠更讓她恐慌,她發現自己非常想去人挨人的夜市中擠一擠,買些可能根本用不到的東西,甚至吃頓需要付服務費的晚餐,終于她明白了:自己要的不過是在美景中過過小資的生活,根本離不開城市。
決定停下店里生意之后,小雞進行了一次環島旅行。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地,旅行依舊讓她激動,卻已沒有了當初那種不管不顧的狂喜。當她再度回到北京,發現前兩次出走后能迅速把簡歷接上且還略有升職加薪的運氣已經不復存在,身邊的朋友在經歷了各種坎坷之后也已走上了讓人羨慕的位置,升職的升職,寫書的有了書約,致力于獨立影像創作的開了風評頗高的個人畫展,也有堅持窮游的女孩PADI潛水證已經考到了很高的級別,再回頭看看自己,忍不住地唏噓。
她的出行感受:
“我并不后悔出走的這一趟。暫時轉換一種生活邏輯和處理事情的辦法,住沒住過的地方,認識新的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這件事的過程本身就充滿樂趣。我覺得如今的自己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充滿抱怨、而是更懂得珍惜和知足。最近也沒有非常著急尋找工作,每天都在認認真真地跑步、看書、看電影,希望最終能寫出點屬于自己的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