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
——默多克與《泰晤士報》之爭背后的新聞
內容介紹:
1981年,泰晤士報業公司陷入困境,被迫出售。由于擔心未來的所有者威脅“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和觀點的自由表達”,英國議會設立了法律擔保,限制所有者權力。
默多克收購報紙一年后,擔憂成為現實。默氏繞開擔保,借商業運營之名,控制新聞采編,左右政論立場。報紙珍視的內部獨立性遭到腐蝕。
本書作者回顧了這樁報業史上極富爭議的并購案,講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編的種種內情,真實呈現了巨變時刻的媒介業態。審查限制、勞資糾紛、技術換代帶來了外部壓力;更深遠的問題,正埋藏在新聞觀念本身的嬗變當中。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泰晤士報》主編親述事件真相,真實呈現民主體制下的公正與輿論操縱。
“只要金錢與媒體加深一天聯系,言論自由就會以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方式失去一點。”傳統新聞業沉浮起落的余緒,也是衡量政治、經濟與媒體關系的標尺。
★ 英倫現實版《新聞編輯室》,一份偉大日報編輯的生動寫照
再現報社諸君,在各種新聞報道和調查性活動中大顯身手,推動公眾參與和社會改革,“英國人民靠閱讀《泰晤士報》參加對自己國家的管理”。
★ 從《華盛頓郵報》并購案反觀歷史
巨變時刻的報業舊事,也是照出新聞現實之鏡。由2013年《華盛頓郵報》并購案,再念默多克時代《泰晤士報》的罪與罰,回響深遠。
★《芝加哥論壇報》:“無與倫比的作品。一部偉大日報編輯的生動寫照。”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杰出的作品……所有旨在考量英國民主根基的深度人士的必備讀物。”
★《倫敦書評》:“令人信服的作品,美妙的閱讀之旅。非常風趣幽默……同時又集新聞報道、精妙故事和編輯工作于一體……哈羅德·埃文斯對英國出版自由的貢獻遠勝于我們的首相。”
★《文學評論》:“有關新聞業行為與道義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時也是一本著述單份報紙特定歷史事件的最優作品。”
★《新共和》雜志:“涉及魯珀特·默多克的作品頗多,不過大多是管中窺豹……與此不同的是,《底線》的作者,是一位曾經和默多克有過生死博弈的記者。”
★《時代雜志》:“身處英國新聞業之巔,彌足珍貴的生活寫照:赴宴唐寧街10號,拜會白金漢宮,創下英格蘭報刊日發行量的紀錄。”
★《星期日泰晤士報》:“埃文斯的故事一定讓所有熟諳報業的人士驚訝不已……他是一位勇敢、老到的編輯。他只身戰斗……真是一本讓人著迷的書。”
★亞瑟·施萊辛格二世:“引人入勝……既是一本描寫新聞出版業經歷國際媒體巨頭時代陣痛的佳作,又是一冊不可多得的有趣故事集。”
★《紐約時報書評》:“一本生動記述了埃文斯先生的勝利與失敗的書……引人入勝又極具警示意味。”
★《新社會》:“辛辣的行文,逸事體寫作又兼顧權威性……佐以充滿詭計、背叛、怨恨和陰謀的故事。”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關于英倫報業頂峰的野心、陰謀和背叛的故事。充滿了辛辣的漫談和尖酸的人物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