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轉(zhuǎn)換之間的無窮機會
每回忘年交采如邀約說《金剛經(jīng)》,總讓人油然升起歡欣,溢滿喜悅,仿佛人生的苦,便瞬間化為烏有,如夢幻泡影。得友如此,何其有幸!她讓我說,但眼前專注聆聽的人,于我而言,才是大菩薩,受到啟發(fā)的,是開口說的人啊!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fā)現(xiàn)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愛因斯坦說:“未來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Cosmic religious feeling),而佛教包括了對于未來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xiàn)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生養(yǎng)過孩子的人,都有同樣的經(jīng)驗,似乎,孩子的智慧比我們高,隨時“一語驚醒夢中人”。慢慢地,我們灌輸了自以為是的成見,于是,這孩子越大越“蠢”了,何故?
近年來,不管是否有信仰,都喜歡參加禪修之類的活動,最好是那種跟信仰無關的,這樣可以心里沒負擔地享受片刻寧靜,得到長久渴望的休憩,若能偶有靈光乍現(xiàn),更妙。一旦正襟危坐下來,才知分秒如坐針氈,越認真,腦海里的波濤浪頭越大。原來,我們遠比自己覺察到的更復雜而莫衷一是。
《金剛經(jīng)》將近尾聲時再次強調(diào):“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就連法相都不生,何況是“非法相”?也只有這樣,才能觀察到,目前為止我們?nèi)庋鬯苡^測到的量子態(tài),多么神奇的佛陀啊?他可沒有顯微鏡呢!(量子,是目前為止我們能力所及知道的,所有物質(zhì)組成的最小成分。)
不判斷、不打擾、不產(chǎn)生意見卻又要專注,這個難度有點高,卻是禪坐時最容易執(zhí)行出效果的方式。想平息波濤洶涌的腦海,唯有“不生法相”,沒有更好的辦法。
若能在相對較容易專注“觀察”的情況下,做到“不生法相”,那么,也許也能有幾許機會,在面對人生起伏時的關鍵時刻,也做到“不生法相”,而真正地洞察了“真相”,這會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啊!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這是多么大的解脫啊!若仍認為這三言兩語有距離,那么,家中有孩子的,拜他們?yōu)閹煱桑∧潜闶俏覀兘咏嫦嗟臅r刻。孩童,本無法相可生,是最舒服的狀態(tài),除非,自以為更“聰明”的父母去干擾。
若想知道能量之間的秘密,不生法相,就是量子態(tài)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