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目 錄
序一/駱玉明
序二/程紫平
導言
第一章 公平之道
一、社會交往中的公平因素
(一)公平影響人心
(二)不公平的形成
(三)找平衡
二、公平和道德意識
(一)男兒肩上兩個字:責任
(二)信任的力量
(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諾”
三、道德意識和修養
(一)素養
(二)消除不公的盲區
(三)提升境界
第二章 不平等產生情感
一、關系和人情
(一)講關系,重人情
(二)情感是建立關系的目的
(三)做人情與送人情
二、經濟交換和情感交換
(一)市場語境下的公平:平等和公正
(二)情感交換
(三)情感發生的邏輯
三、認清情緒
(一)情感能力
(二)修己以安人
(三)消解情緒的方法
第三章 在商言商
一、原商
(一)商人辨源
(二)明清商幫一瞥
(三)民間商業類書中的價值取向
二、義、利之辯與儒商
(一)儒者何為
(二)義與利的糾結
(三)當代儒商
三、現代社會與企業家精神
(一)資本主義與近代西方企業家精神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商精神
(三)論一種可能的現代企業家精神
第四章 情商與文化管理
一、文化與文化管理
(一)文化建構認同
(二)協調沖突
(三)情感在文化管理中的位置
二、知音文化管理
(一)知音式人際關系
(二)知音修為
(三)打造知音伙伴式團隊
三、效益公平
(一)機會均等
(二)程序公正
(三)高山流水集團的制度創新
第五章 不公平產生仇恨
一、不患寡而患不公
(一)社會不公
(二)仇恨的邏輯
(三)走向革命
二、當前社會各階層“情態”分析
(一)工農階層
(二)中間階層
(三)精英階層
三、重建社會公平:增加情感、弱化情緒、消除仇恨
(一)以妥協成就共贏
(二)政府的位置:保持利益中立的超然立場
(三)建立利益“公享”機制
結語